【巴黎印象】藝術 L’art à Paris
【巴黎印象】
藝術 L’art à Paris
巴黎是藝術之都。
愛好藝術的人,除了羅浮宮,「奧賽美術館」和「羅丹美術館」也不容許錯過。
羅丹美術館庭園內的松樹常被修剪成圓錐形狀。
羅丹美術館( Musée Rodin )
羅丹美術館收藏有6600多座雕塑作品。
它們大都是羅丹創作的大理石和青銅雕塑。
羅丹美術館 (Musée Rodin)
地址:77 rue de Varenne,75007 Paris,France
開放時間:每天10:00〜17:45,周一休館
門票:全票€12,優惠票€9
電話: +33 (0)1 44 18 61 10
如何前往:Metro – Varenne (13線),Invalides(8線、13線)
. RER – Invalides( C線)
Je pense, donc je suis
我思故我在
拉丁文:Cogito, ergo sum
這句名言出自:笛卡爾 (René Descartes,法國哲學家)
大家常常將「我思故我在」這句哲言與位於「羅丹美術館」庭院中的《沉思者》聯想在一起。
《沉思者》,法文是Le Penseur,英文是The Thinker。
一說,Le Penseur的原意是詩人( Le Poète)。
《沉思者》是雕塑大師 – 奧古斯特·羅丹(Auguste Rodin,1840年〜1917年)的作品。
美術館將《沉思者》置於高處,其設計用意在於希望觀賞者能夠由下往上看。
如此,大家就更能感受到雕塑本身的張力,更深入去體會羅丹想要表達的情境。
除了《沉思者》,「羅丹美術館」裡另外還有2個參觀重點:《吻》(Baiser)和《地獄之門》(The Gates of Hell)。
《吻》,這座雕塑可以說是世界聞名的呀。
但是,它的創作原型其實是一對被詛咒下地獄的偷情男女。
《吻》位於室內展覽館。「羅丹美術館」內的版本是大理石雕塑。
不管是《沉思者》或《吻》,它們都來自《地獄之門》的部分形象。
在《地獄之門》上方有3個守門人。他們的臉上充滿了扭曲及壓抑的表情。
《地獄之門》以但丁的《神曲》作為藍本。
據說,《沉思者》是但丁本人坐在地獄的門口。
羅丹美術館成立於1919年,它的前身是比隆酒店(Hôtel Biron)。
當年,羅丹愛上了這個地方。
他決定將自己所有的作品捐給法國政府。
交換的條件是法國政府將這裡棟房子提供給他住宿,當作羅丹的工作室。
雕塑後面這棟米色的建築物,就是舊時的比隆酒店,如今是羅丹美術館的室內展覽廳。
羅丹美術館的雕塑展覽分為室內及室外兩部分。
室內展覽廳有兩層樓,收集的雕塑十分多元有趣。
下面這尊叫:《走路的人》( L’HOMME QUI MARCHE)
電影《最後的卡蜜兒》
羅丹一生命運多乖。
在他17歲時,他將自己的一份泥塑作品提交給法國,希望他們能讓他進入美術學院去就讀。
可惜美術學院一再而三的拒絕他。最後羅丹投身宗教,加入了聖餐會。
1875年,羅丹到義大利旅遊,他開始對多納泰羅和米開朗基羅的作品產生興趣。
回到比利時之後,他開始創作《巴爾扎克像》和《地獄之門》。
之後,他和卡蜜兒·克勞黛(Camille Claudel )同居,生了兩個孩子。
只是,他們的愛情是一段悲劇啊!
(圖片來源:IMDb/Google截圖)
電影《最後的卡蜜兒》是一部故事悲慘、令人震撼的電影。
電影中,Camille Claudel與羅丹相戀,最終卻以怨恨分手。
Camille在雕塑方面獨具天分。
不幸的,她的後半生被她弟弟保羅‧克勞戴(Paul Claudel,法國著名詩人和劇作家)以精神失常為名,送進精神病院去禁錮,幽禁了30年直到死為止啊!
奧賽美術館(Musée d’Orsay)
我喜歡印象派(Impressionnisme)的畫作。
然而,我對莫內(Oscar-Claude Monet) 的畫,大概和一般人一樣,只知道他畫的荷花池很特別。
直到我在奧賽美術館的5樓看到莫內的《Le déjeuner,午餐》,我才瞭解大師對光影的詮釋有多神奇。
大師的畫作一定要親眼去看啊!印刷的都不算。
那天,我盯著莫內的《Le déjeuner》看了2小時,宛如自己走進了畫中,迷失在午後的陽光裡。
(圖片來源:Pinterest/Google截圖)
【奧賽美術館】
地址: 1 Rue de la Légion d’Honneur, 75007 Paris
開放時間:周二 〜周日,09:30 – 18:00
周四延至 21:45關,周一閉館
電話: +33 (0)1 40 49 48 14
如何前往:RER Line C在Musée d’Orsay這一站下車
Metro 12號線在Solférino下車
「奧賽美術館」官網:https://www.musee-orsay.fr/
「奧賽美術館」大廳裡也有不少雕塑展出。
一般留言